[PTT交通類板臨時板(巴士 鐵路 公路 航空 捷運 )] 台灣客運的華同牌汽車

台灣客運的華同牌汽車...
Rex Tsai 2013年3月8日 10:44
台灣客運的華同牌汽車

在民國70年左右政府為扶植建立國內大型車輛的製造技術,選擇與美國通用汽車合作投資成立公司,生產華同牌汽車,政府為了保護這家合資公司,便限制日本大型客貨車的進口,同期間也限制180匹馬力以上大客車進口。當時華同的車輛比同等級的日本車輛,售價高約50%左右。品質及維護均比不上日本車,因此,僅公營事業 (國防部、中油、台電、中華郵政) 採購,民間公司則不捧場。

當時的台灣客運也是屬於公營的事業單位,採購了一批的華同客車底盤,打造了兩種車體。一種是FRP的塑鋼車體,另一種則是傳統的鋁皮車體,因為,華同車輛的保養及零件較其他品牌不易,行駛年限也較其他品牌短。另外就是設計上的缺陷,原本煞車採用壓縮空氣系統,國內為節省成本而改用液壓式,因此造成煞車性能較差,許多司機都不願意接車駕駛。

在筆者的印象中,這一型車有跑過台北東站的路線,台北-基隆的普通車、台北-建安、還有台中-新竹、台南經善化至嘉義的普通車,後期則在第五運輸處跑頭城-南方澳等路線,在台汽退役後,有部分轉送至澎湖公共車船管理處服務,直到退役。

這型車筆者僅有一次的搭乘經驗,應該在民國79年左右,從光華商場搭311藍線至終點五堵站,在五堵搭上烘內經汐止往基隆的班車。這一條路線是欣和客運與台汽客運聯營的路線,就剛好遇到台汽的華同車行駛這一條路線。司機表示這型車的加速很快,但是煞車性能不佳,是司機眼中黑名單車種,這型車的特色是採用V8引擎,引擎震動及聲音都比較粗糙。

華同牌是短命的大客車,早早在使用年限前就退役,嚴格來說,並不是符合公司營運成本的車種。以柴油引擎來說,排氣量5公升到13公升的等級,一般是以直列六缸 (L6) 的引擎配置最為實用,在300匹馬力以上,排氣量超過14公升的自然吸氣的引擎才有使用V8或V10的配置,華同車以8.2公升的引擎採用V8的引擎,製造成本與維護費用就高出日本車很多,再加上車體大樑,同樣日本12.5公噸級的貨車,承載能力就是比華同車大,因此,華同車看起來車體很大,實際上載重能力仍比不上同級的日本車,在民國70年代,貨車經常超載使用,華同車便失去競爭的能力。

反觀之後韓國重車的發展經驗,現代集團與三菱重工合作,大宇集團也與GM合作,2000年以後推出的產品,不但不輸原合作廠牌,銷售量及市佔率甚至直逼原合作廠牌,最後,自己獨立走出一條路來。以台灣華同公司失敗的經驗,與韓國現代及大宇公司成功的經驗相比較,真是明顯的對比。之後1990年代台灣工業的發展,基礎工業的優勢不再,仍以中小企業及廠牌代工為主,無法擁有自己的研發設計能力,造成台灣經濟產業,逐漸落後在韓國之後。

查看 Facebook 上的貼文 · 編輯電郵通知設定 · 回覆此電子郵件發表回應。